在临床上,经常遇见两种类型的患者:一种是子宫内膜过薄的,久备不孕、甚至无法进行胚胎移植。另一种是子宫内膜过厚的,月经淋漓不尽,反反复复甚是苦恼。那么,子宫内膜的薄厚是怎么算的?

  首先,子宫内膜的厚与薄是有周期性的。谈到内膜的厚或薄,最好说出是在月经周期的第几天。在女性一个月经周期的起始阶段即月经期,子宫内膜刚刚剥脱完全,即当月经期大量的月经出血接近结束的时候,内膜就应该是很薄的,可以描述成线状,即像一条线一样薄,医生会在病历本上记录内膜呈“线状”。假如在月经期接近结束的时候内膜厚度仍然超过7mm,那么说明子宫内膜剥脱不完全,反而是不正常的。一般情况下在月经期大量经血结束时最好是小于等于5mm。

  然后,进入卵泡发育期,卵巢内的卵泡启动发育,随着卵泡的不断发育长大,会不断分泌雌二醇,雌二醇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,使子宫内膜也不断增厚,因此,子宫内膜的增厚是伴随卵泡发育而来的,一般情况下如果优势卵泡的直径达到或超过15mm,子宫内膜的厚度应该在7-8mm或以上,正常女性此时子宫内膜的厚度可以达到9mm左右。所以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卵泡的大小是紧密相关的,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。

  子宫内膜除了厚与薄外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:就是形态。不是单纯厚就好,还要有好的形态。好的子宫内膜比较丰盈,有三条线,叫三线征,就像人的嘴巴。中间的一条线叫宫腔线,宫腔线最好从宫颈处连续上升至宫底,不要有中断,有明显的中断通常是宫腔粘连的表现。有的病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,在宫腔线和上下两条线之间有一些点状或片状高回声,有的病人在宫腔线处附近有明显一团高回声,就是子宫内膜息肉。

  在阴道超声下,子宫内膜有A、B、C三种形态,多项研究表明,取卵日或HCG注射日女性内膜呈A型,厚度在8-14 mm间时为最佳状态,试管婴儿妊娠成功率较高,B型有较低妊娠率,C型几乎无1例妊娠。

  A型:常见于增生早期(月经周期第6-10天),属于三线征,主要是指内膜基底层与子宫肌层交界部位的线状回声,而中央宫腔线属于强回声线;B型:常见于增生晚期(月经第11-14天),属于A、C型间过渡类型,内膜基底与子宫肌层交界部位强回声呈增厚趋势,中央宫腔线回声模糊;C型:常见于黄体期(月经第15-28天),属于均一强回声,三线模糊。需要注意的是,上面的“A、B、C”型只是子宫内膜处于不同时期的形态表现,并不是一个等级评价,不要误以为得了C型就病入膏肓、无药可救!

  以上所说的形态都是在晚卵泡期,即月经周期第12天左右(假如月经周期是28天左右的患者),就是优势卵泡接近16-18mm(接近排卵前)所出现的征象。

  中泌免疫,给胚胎一个温暖的家——优质子宫环境。

  如何保养子宫内膜?

  1、补充激素最常见

  为了防止内膜剥脱,女性可以通过口服雌二醇来使内膜增厚、增加胚胎移植的成功率。也可服用一些间接增加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药物,比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(GnRHα)作用于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,促进卵巢产生雌激素;他莫昔芬在子宫内膜和骨组织中激活雌激素受体和信号转导通路,使体内雌激素增加。

  2、改善内膜血流灌注

  不少研究结果显示,子宫内膜过薄是以血流灌注不足为“触发点”,其他各个因素相互促进而导致的恶性循环。很多用于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也被应用于临床,比如西地那非(万艾可)、小剂量阿司匹林等,都通过改善子宫动脉的血流量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。

  3、尽量减少宫腔操作

  多次人流、清宫、放置节育环等宫腔操作容易造成内膜损伤、使基底层受损,造成宫腔内形成粘连、宫腔形态异常、宫内炎症感染,引起内膜生长受限。同时,姐妹们千万不能在意外怀孕后选择便宜、不靠谱的医院进行人流,不规范的手术操作很可能对内膜造成不可逆损伤,甚至导致终身不孕。

  4、健康饮食合理运动:

  子宫内膜薄的常见原因是雌激素不足,可以多吃富含雌激素的食物,如豆制品、雪蛤、燕窝、坚果、芝麻、银耳等,此外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鸡蛋等高蛋白食物也有助于子宫内膜的增厚。保持愉快的心情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是调节内分泌失调的有效方法,每天坚持运动也能改善子宫血液循环,增强体质。